每年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以下简称“校联会”),都会以其居高的品牌效应吸引众多人参与其中。品牌体现在哪?无外乎会议颇具看点和参与感的主题、形式和内容。同样,2016年的校联会年会不例外地吸引了包括教育行政主管、职业院校“掌门人”和行业企业、民间团体、境内外高校等在内的近千人到会。让我们来看她的主题:质量·开放·融合——有展示全国高职院校在提升质量、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既成经验和成果,又有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心拷问和路径探索。
回顾“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成效显著;国家顶层设计、地方协同创新、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锐意改革,成绩不俗。改善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探索了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批优质高职院校脱颖而出,服务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办学制度。在稳定就业、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继平巡视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高职教育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和定位,在新的起点开启高职教育新的“长征”提出具体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世界第一的规模,有了基本制度,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落实新的任务,职业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定位;要牢牢把握住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要牢牢把握产教融合这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把握时代要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十三五”时期是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期和攻坚期。肩负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双重使命,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担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先行先试、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干事创业精神。不忘初心,坚定方向,坚持根本,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新水平!
■从示范到优质:坚守根本,创新发展,拓展院校建设新高度
背景:2006—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0年来,项目建设院校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为高职教育树立起改革发展的“新标杆”。
示范骨干校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鲜明指向
10年示范建设,10年创新发展。“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高奏着高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千帆竞渡,一批高职院校快速成长、脱颖而出,集中体现了高职改革发展的广度、高度与深度,也鲜明地给出我国职业教育乃至更广范围内教育的发展指向。
回顾、梳理10年高职教育的变化,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带来的高职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的创新活力,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的内涵提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通过示范校建设,在高职战线基本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社会上对于高职教育是“本科压缩饼干”的诟病已经基本没有了!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在2015年底完成最后一批项目验收后,对通过验收的99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就重点建设的375个专业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取得的突破、标志性成果,以及项目管理绩效,回答了社会各界对示范(骨干)项目的关切:骨干院校建设的三大标志性成果体现在“三个度”:契合度、满意度、贡献度。
骨干校建设,优化了高职教育发展环境,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契合度:在体制机制方面,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一批院校长以改革家的气魄和胆识,为高职创新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层实践和智慧。骨干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倒逼地方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顶岗实习补贴、兼职教师课时补贴和实训耗材补贴等配套政策,使骨干校的创新实践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整体优化了高职教育发展环境,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契合度。
骨干校建设,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人才培养满意度: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转型期,骨干院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在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回答了在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满意度。
骨干校建设,拓展了高职院校办学职能,提升了区域经济的贡献度。《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面向社会发布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其中25所是国家骨干院校,显示了骨干院校在服务区域与行业方面的独特贡献。“服务贡献表”显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教学成果奖、资源库建设、技能大赛、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上,骨干院校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各指标均值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骨干高职院校在支撑产业、服务社会、改善民生方面取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坚定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有力回答了“何为高职”与“高职何为”的问题,提升了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优质校建设的基本遵循
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概括性总结了几个阶段的建设成效,“示范校建设以工学结合的重点专业建设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元素,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产教融合,创新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而优质院校建设就是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体现国家新要求。”建设优质校,目标体现在: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层意义在于产教融合,这也是优质院校的建设主线。并通过产教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优质校建设项目设计,目的有三:一是延续扶优扶强的政策,对于建设基础好,改革意识领先的学校给予重点投入,让他在改革上率先获得突破,打开发展空间,开拓发展思路;二是传递不进则退的压力,率先进入示范骨干校行列,并不是永远贴上了一个标签,也不代表其他学校就没有机会;三是希望能起到举旗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在高职领域建设自己的双一流优质校。
优质校建设基本遵循的办学理念是什么?职成司相关负责人做出了解释:就是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一要坚持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二要坚持围绕专业建设,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振师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三要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
■教学诊断与管理创新: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保障在于运行机制的完善
背景:2015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职业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2016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确定在18个省(区、市)54所院校分别开展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试点工作,并分批次开展了国家、省级层面的专家和院校长培训,全面启动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一项事关转变政府职能、激发院校活力、建设质量保证长效机制的教育改革,其基本出发点是,引导学校进一步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做好职业院校质量保证第一责任人。
“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诊改机制”,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整体框架的设计指导思想,框架设计以“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为工作方针,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遵循规律,开展院校诊改工作,需要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架构内重点关注:
学校层面,按纵向5个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一要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通过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的质量螺旋递进机制,形成常态化自我诊改,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二要依托数据平台,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与报告机制。
专业层面,按建设方案开展考核性诊改。一要建立学院和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目标链,层层落实,确保建设质量;二要通过每年一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分析、学生学业情况等的调查,进行专业质量分析,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三要通过数据采集、专业考核性诊断和专业评估或认证,开展基于现状的数据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断。
课程层面,按学生学习达标开展过程监控诊改。一要依据课程建设规划,实时跟踪,改进课堂状态;二要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和课程教学评价,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
教师层面,按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一要通过系统设计阶梯式教师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发展标准,诊断改进队伍状态,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二要着力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学生层面,按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测性诊断。一要依据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学生自测诊断及学生状态 数据分析;二要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后勤服务质量报告,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三要健全机制,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
开展院校诊改工作,需要以健全的奖惩机制、问责机制、保障机制作为保障措施。由此带来的思考是: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要克服“示范项目”情结、“迎接评估”思维。需要将诊改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常态化、全覆盖,特别是在基层单位强调“一岗双职”。院校层面的诊改实施方案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全员参与,需要立足校情。从顶层设计层面,是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从内涵建设层面,是促进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和内生动力。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关注双向融合,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背景: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的目标,更加坚定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坚定了职业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建设理念。
近年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的支撑下,各学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聚焦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新兴的信息技术与职教课堂教学的双向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职教全息学习场景——“未来课堂”,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未来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既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信息化的美好愿景,也是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泛在化的职教课堂学习新生态的积极探索。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分享的“职互联网+课堂是撬动职业教育变革的一个支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高职教育“未来大课堂”的场景:优质的资源、优秀的教师配套完善的实训场地,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智慧校园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全国高职教育专业大课堂,从而实现互联网+信息化与高职教育的深度、广泛融合,突破职业教育师资薄弱、专业建设与产业脱节等制约,实现信息化教育的真正落地。
ALVASystems首席运营官、原intel首席架构师张立群则从“AR/VR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助力职教直观教学”出发,分享了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职教实训及课堂的应用。教育已进入共享新时代,教育系统之外跨界融合和教育功能的拓展延伸,通过“互联网+”途径介入教育,加速推动教育革命、学习革命。这一显著特征,加速了具有颠覆性的新教育模式的出现和新教育业态的形成。
先进理念的设计,需要一线的切实行动。从教学资源的角度,Abook教学资源库、悦学·悦读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富媒体电子书、3D解剖学等亮相会议期间的展会。为支撑信息化教学,各出版单位也探索了多种方式,通过二维码扫描、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课程资源平台、Mooc(慕课平台)等方式,获取教材数字化资源,更加便捷教学。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制冷与冷藏专业资源库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资源库管理和应用推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对如何基于资源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校企共建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鲜明主题,让职教战线对基于资源平台共建资源联盟,校企联合联动培养专业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面向人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背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2016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环境,需要创新的教育氛围,需要创新的教育激情。
关于创新创业,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China)委员会CEO,牛津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王啸宇总裁与英国国家创新创业中心NCEE(China)委员会执行委员ChrisBrown共同认为:“创新和创业并不是指一定要让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突破束缚,创造社会价值和个人财富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强调,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充分启发创新创业思维,不但如此,更强调将两者的融合与运用——创新存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创新创业的教育,从文化层面,在世界上是已占据主流的思维模式。通过创新创业唤起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自我的认可,这样才能明确下一步“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要去哪里?同样,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首先,要知道当地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次,定位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第三,吸引政府、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以更有效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有效的“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激情,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到世界各地参加各种比赛,同时还要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氛围。他们推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涉及了课程的规划、设施和资源的整合,将创意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物品的过程。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是不断产生灵感、做好实施,并付出行动的过程。
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才能广植创新型人才。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成为国家战略。作为构建“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如何实现“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上,智能制造生产线、地铁真实信号控制系统、无人机、VR、3D制造等,是高职学生贴近实际的创新创业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师生的创新创业梦想。让梦想成为现实,是背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科学设置的支撑。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秘书长马德富告诉大家:“互联网+”在技术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互联网+院校教育改革,创立创新创业学院;对接市场岗位+互联网+院校课程改革,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引入企业行业导师+互联网+院校专业导师,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实施线上自主学习+互联网+线下互劢研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打造校外孵化基地+互联网+校内双创基地,形成创新创业基地,等等。以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人才培养,霍雄飞秘书长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作为教育环节,“双创教育”是一种过程教育,而不是一种结果导向,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是师资培训、课程开发、互联网+大赛等内容的综合创新。陈滢博士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需要有进一步完善的支撑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和孵化体系等作保障。
来自高职的院校长和企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更需要“达成共识、破除壁垒、增进合作、互通有无”,进而带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动实践,进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校企合作与工匠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将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背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名师名匠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师徒关系,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使学生具有敬业、乐业、精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
闻名于世的瑞士工匠精神,源于对精细和完美的质量追求。瑞士GF加工方案中国行业发展部经理史文女士“绽放的精密”的案例分享,让我们了解了瑞士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GF加工方案将携手全国职业院校,通过共建高水平“双师”培训基地;开展GF精密加工行业技术标准的推广和认证;共建GF精密加工技术服务站;合作开展GF“双元制”精密加工人才订单培养,探索智能制造系统产教融合模式,来不断满足精密加工对多种工艺技术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技术创新领导力人才的需求。并通过与全国更多的职业院校携手合作,不仅带来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更能够将瑞士文化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精髓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和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培养的“绍兴模式”,以政府主导,共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形式,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这一颇具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合作模式”,基于“政府主导、学院主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瞄准绍兴及长三角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大师授徒、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心磨砺”系列活动,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技以立身、文以化人”的特色校园文化。经过10年建设发展,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中小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绍兴模式”。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更依赖校企双方共担使命。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刘新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王寒里院长,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分享案例。王寒里结合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分析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新时代的使命:谋求成为肇庆产业进步的参与主体,并力争成为珠三角引领产业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从分析人才培养方向入手,找准发展指向: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光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为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五朵金花,以此切入,明确了学校需要“懂科技、懂教育、有实力、有情怀”的校企合作对象。刘新祥则结合学校的要求,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技能需求,设计人才学习路径,并通过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他们发出共同的合作愿景: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创业基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智能设备体验主题公园和工业旅游、自然旅游的有机组合。
每一个主题都切中痛点,每一项活动都亮点纷呈。
来源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